近年來,隨著老百姓理財意識的提高,購買理財產品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然而“理財”不能只關注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更加重要。如果資產配置不合理,抗風險性就會較低,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下面就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與大家交流一下。
理財產品多少錢起存?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起存金額在5萬元、10萬元、50萬元等,按照1萬元或者10萬元累加。通常起存金額高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也相對較高。
理財產品是短期的好還是中長期的好?
一般情況下,選擇理財產品的期限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資金在短期內是否有其他用途;二是要考量近半年的經濟大環(huán)境是處于升息通道還是降息通道。
一般情況下,如果資金短期內不用,在降息通道下建議您選擇中長期產品,因為降息會導致理財產品收益走低,而中長期理財產品的收益在理財期間內是鎖定的,不會因為降息而調整,提前鎖定高收益,這就避免了投資短期理財到期后資金閑置帶來的損失了,反之亦然。
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嗎?
這是客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最關心的問題。從嚴格意義上,我們購買的任何理財產品理論上都是存在風險的。
以招商銀行理財產品為例,理財產品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前者會在產品說明書中明確承諾本金保障,但產品收益會受到市場利率和經濟形勢的影響,不能保證;后者在產品說明書上不承諾保障本金,也不會有承諾保證收益字樣,從理論上講該類產品是存在著投資風險的,也是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需要特別關注的。
但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情況下銀行推出的中短期理財產品投資方向是AA級以上信用級別高、流動性好的銀行間市場流通債券以及銀行存款等,這就決定著它盡管有風險,但風險系數較低。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應盡量選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的產品。
(南方財富網銀行頻道)